氣候變遷因應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 (TCFD)

 

氣候變遷日益嚴峻,軒郁國際視環境永續發展為己任,訂定短中長期的節能環保計畫,並持續擴大旗下品牌導入綠色環保循環材料,發展出低碳減材的商業模式,減緩產品於生產過程中可能會對環境造成之負面衝擊。軒郁國際參照TCFD所發布《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Recommendations of the 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於2021年發布之第六次評估報告(AR6)、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於2024年發布之年度WEO《世界能源展望》報告(World Energy Outlook),及國內外標竿企業和「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氣候變遷災害風險調適平台」推估各式災害情境模擬資訊,呈現治理、策略、風險管理、指標與目標,說明執行方向與管理行動:


類別 執行方向與管理行動 2024年執行成果
  • 治理
  • 氣候治理推動架構暨管理階級權責
    軒郁國際以董事會為氣候治理最高督導與決策之單位。2021年董事會正式通過成立「企業永續委員會」,為集團建立起永續方向的基礎,並於2023年8月之董事會決議設立「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成為集團永續相關的核心管理暨策略階層。委員會主要由四位獨立董事擔任成員,同時委由公關ESG部擔任執行秘書協同召集各部門主管擔任委員,負責擬定「誠信治理」、「產品責任」、「環境永續」、「社會共融」之集團四大永續發展目標與策略方案擬定。透過針對氣候相關議題辨別與集團營運相關的風險與機會,制定永續策略與年度計畫,並定期至少一年一次向董事會報告。董事會亦透過多項永續相關教育訓練,隨時掌握最新氣候變遷之企業經營風險與機會的議題趨勢。
  • 經過2023與2024董事會決議後,決定提前自主展開溫室氣體盤查(ISO 14064-1)作業。
  • 成功於2024年完成集團第一年溫室氣體盤查,並也編制出具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
  • 永續發展委員會2024年與董事會進行2025年永續發展與ESG計劃制定,確立將陸續於2025、2026年導入溫室氣體盤查查證。
  • 策略
  • 短、中、長期風險與機會
    軒郁國際彙整國際報告與同業分析,並納入我國2022年3月發布之「2050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做為集團策略擬定之借鑑,同步依據產業特性、國家政策、國際情勢等多方角度設立短、中、長期之最適目標。定期鑑別與調整因氣候變遷可能受到的相關風險與機會,並依照各議題分析結果,時刻掌握各階段軒郁可能遭遇之實體、轉型風險與機會。
  • 業務、策略和財務規劃的風險與機會
    短、中、長期風險與機會的鑑別流程中,皆納入考量軒郁國際既有的業務、策略與財務面向,並且評估風險與機會對於軒郁國際的影響。包含:新興或現有法規、市場、極端天氣等實體風險、能源來源、資源使用效率、產品與服務。軒郁國際亦依據分析結果,制定因應行動。
    軒郁國際在轉型風險面向,透過導入永續包材、減少包材與耗材相關的報廢物,積極應對國內外政策與消費習慣變化的各項影響,回應客戶與市場期待,並在產品的環保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實體風險面向,軒郁國際則持續落實供應商篩選與供應鏈管理制度,並且由各層面目的相關單位進行風險評估、因應與追蹤,同時逐步訂定與採納供應商各項永續相關評鑑指標、納為每年度供應商遴選的重要依據之一。
  • 考量不同氣候相關情境
    軒郁國際使用國際能源署(IEA)於2024年發布之《全球能源展望2024 (WEO 2024)》、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氣候變遷災害風險調適平台,同時選定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2021年發布之《第一工作小組第六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IPCC AR6 WG1)》SSP5-8.5永續性氣候情境,與2050淨零排放情境(NZE)等文獻,進行多種情境模擬分析。
  • 風險管理
  • 氣候風險的鑑別和評估流程與管理流程
    現行軒郁國際之氣候風險鑑別與評估管理流程已整合於既有風險管理程序,並同步由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主導和委由執行秘書邀請各部門進行風險鑑別。最終依據鑑別結果提出因應策略及管理目標,相關單位亦持續不定期向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報告氣候相關風險,將各面向整合與定期追蹤管考執行情形。
  • 指標與目標
  • 評估氣候風險與機會所使用之指標、溫室氣體排放和相關風險
    軒郁國際自2023年度起正式導入溫室氣體盤查(ISO 14064-1:2018),以軒郁辦公室、軒郁美妝實驗室、新普利辦公室、新普利保健實驗室為組織邊界,揭露範疇一、範疇二與部分範疇三的溫室氣體排放量。2024年度起,我們更計劃進一步擴大盤查邊界範圍,首次納入旗下重要子公司阿原工作室,範圍涵蓋紅樹林辦公室、石門廠區(北海明珠)、金山辦公室以及阿原農場,確保集團對整體碳排放的掌握更加全面。未來,軒郁國際將持續強化溫室氣體、水、電與廢棄物等面向,建立氣候風險與機會的關鍵管理指標(包含:用電、水量等),掌握能資源的使用情形。期盼能透過逐步擴大自身及供應鏈的盤查範圍,來檢視集團在環境面之績效目標,並積極尋找各項潛在的減碳機會與風險,實踐永續發展的承諾。
  • 各項指標與目標績效,詳情請詳閱本報告書CH3.2營運環境管理
    

 

氣候相關風險機會鑑別與因應

 

軒郁國際參考國際科學報告,評估於SSP5-8.5及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NZE)情境下軒郁國際可能遭遇之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並由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綜合分析各風險與機會之發生可能性與影響程度(財務影響),鑑別出各項氣候相關議題之風險與機會等級。


 

 

以下亦依照 TCFD 所提及之兩大氣候相關風險類別,初步分別歸納出氣候變遷風險及機會:

 
風險類別 面向 子面向 風險描述 因應措施
轉型風險 技術 轉型至低碳排技術 因應低碳轉型趨勢與永續消費意識提升,各品牌因導入使用低碳包裝材料以及建立產品回收機制,進而增加研發和營運成本。
  • 由商品開發部門自產品研發階段即朝向減少、共同使用同款包耗材理念設計產品。
  • 攜手供應鏈廠商持續開發與調整具低碳、高度可回收性質包裝材料及產品。
  • 集團將持續關注各項國際環境倡議,以及聯合國計畫於2024提出之「全球塑膠公約」內容。
現有法規 加強排放報告義務 因應國際趨勢公司擴大使用再生能資源,導致營運成本增加。
  • 積極推動節能減碳相關措施、汰換及更新節能與省水新型設備接軌國家溫室氣體排放管理辦法與國際氣候相關倡議,評估提前納入溫室氣體盤查第三方查證/確信。
  • 持續關注國家與國際永續趨勢、法規動態。
實體風險 慢性實體 降水模式的改變與極端氣候 長期的氣候模式變化致使缺水風險提高,將衝擊營運。
  • 積極與協力代工廠進行增設大型水塔,目標足以應付3-6個月的限水、減壓供應。
  • 持續推動宣導和落實辦公室節約用水、用電政策。
  • 推動供應鏈廠商取得省水相關認證。
機會 資源效率 使用更高效的運輸方式 與通路商合作,建立低碳物流配送模式,降低運輸成本與碳排放,擴大市場機會與消費者信任。
  • 品牌與通路商合作,創造低碳商品物流模式,使得雙方共同降低碳排、也降低運輸成本,更獲取新市場機會與商譽擴大線上直播團隊完整性,優化電商服務與產品運輸,減少碳足跡的產生。
產品與服務 開發或擴展低碳排放的商品與服務
  • 與代工廠合作,持續開發全面綠色包材產品。
  • 針對美妝保健領域及早投入佈局,降低產品碳足跡並提升企業形象,增加商品競爭力。
  • 持續投入綠色包材及相關結構性美妝保健品研發,增進消費者青睞。
市場 進入新市場 因應極端氣候水資源匱乏問題,開發低含水量商品,開創氣候變遷調適方案新市場。
  • 各項產品佈局綠色標章申請,促進加入綠色採購行列與低碳、淨零目標。
  • 籌備產品取得環保、碳足跡、減碳等綠色相關標章。
  • 應用軒郁國際集團旗下各大美妝、保健自有品牌及無工廠化優勢,攜手整合供應鏈廠商導向綠碳產品,助力帶動整體營收成長。
 
※此表格排序按照風險高低進行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