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職場

員工薪酬與福利

 

具競爭力的薪酬(註 1)

 

軒郁國際重視每位同仁的個人目標及團隊使命,期許軒郁人能不斷突破自我、追求成長卓越。我們擁有優於勞基法1.5倍之起薪,落實同工同酬、使每位夥伴在公司都能安心工作,希望能創造良性競爭與職場倫理並重的職場環境。

針對全體職員的薪酬制定,軒郁國際每年參考104人力報告與其他平台提供的薪資調查報告,衡量台灣地區總體經濟指標及薪資水準,以充足的資訊分別進行適當的薪資調整,並考量公司營運績效、未來發展及各子公司特性,連結經理人的工作職責與績效表現,再於董事會上提報討論後決定調薪或獎金乘數範圍。另外,軒郁國際透過一年二次定期檢討績效評估、薪資報酬之政策、制度、標準與結構,維持公司整體薪酬競爭力,並設計短期(例如庫藏股)或長期(例如員工認股)的激勵方案。同時藉由不斷調整員工的薪酬結構,以滿足員工期待,增加同仁對於公司的認同與信任,2024年軒郁國際的平均薪資於104人力調查中,持續具有PR75以上的亮眼表現。

 
  • 註 1:上述數據僅包含軒郁國際與新普利公司
 
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台灣法定最低薪資比

類別 薪資比
集團 男性 2.20
女性 1.7
軒郁國際 男性 2.01
女性 1.79
新普利 男性 2.58
女性 1.33
阿原 男性 1.05
女性 1.02
 
  • 註:比率為[本國法定最低薪資:基層人員標準薪資],台灣當地2024年1月公告知基本薪資新台幣27,470元
 
最高個人年度總薪酬與其他員工年度總薪酬之中位數比率與增加百分比比率
 
最高個人年度總薪酬與其他員工年度總薪酬之中位數比率 最高個人年度總薪酬增加百分比與其他員工年度總薪酬之中位數增加百分比比率
6.5 4.24


 

績效考核制度

 

為有效管理與評估同仁日常的工作表現,我們訂有完善的薪酬與績效考核政策,以核心能力、創新態度、團隊互助及事蹟佐證等四大面向作為KPI考核基準及升遷依據,定期考核正職聘任員工,主管將依同仁的考核表現,公正地反應於其薪資調整與獎金發放,以作為員工獎勵。試用期人員則於到職日第二個月進行試用期評核。未滿試用期者或是於當年度10月1日以後入職者皆不列入該年度的績效考核;新人於試用期通過、到職滿一年符合晉升資格或同年度累積大功2次時,公司視其表現予以薪資調整。

 
受考核與應受考核人數與男女比例

類別 軒郁國際 新普利 阿原(註 1) 集團(註 2)
受考核人數 男性 12 7 30 49
女性 81 30 50 161
佔應受考核人數之比例 男性 13% 19% 38% 23%
女性 87% 81% 62% 77%
受考核總人數 93 37 80 210
佔應受考核總人數之比例 100% 100% 100% 100%
  • 註 1:阿原任職未滿6個月不受考核
  • 註 2:總經理、公司副總、一階主管、實習生則無列入考核範圍
 
 

員工福利政策

 

軒郁國際視員工為寶貴資產並期許落實照顧員工的責任;除了周休二日、特休例假及勞健保等基本法規權益外,我們更提供多項結婚、喪葬、生育、育兒、教育、保險、節慶慶祝等項目之員工福利及獎助。此外,軒郁國際已於2017年成立職工福利委員會,每屆設置至少10名、任期1年之委員,每年活躍於負責推動、籌劃、執行與監督各項與公司職工福利事業相關之事宜。

 
輔助福利與保險種類(註 1)

 
  • 註 1:上述數據僅包含軒郁國際與新普利公司

   

員工旅遊及社團、慶生活動(註 1)

 

軒郁國際定期舉辦國內、外員工旅遊、慶生會、春酒等多項節慶活動,提供員工豐富的休閒娛樂福利,例如:包場壽星慶生會、聚餐活動、新竹員工旅遊、軒郁感恩春酒晚宴等。同時更致力鼓勵員工集志結社,創立各種不同面向,動靜皆具備的諸多社團,包含:電影文藝、滑板運動、品酒、籃球社等多項運動與廣泛性質內容。

 
  • 註 1:上述數據僅包含軒郁國際與新普利公司
春酒感恩晚宴活動
春酒感恩晚宴活動
新竹Shiny樂生活盡興員工旅遊
籃球社
滑板社
電影社
慶生會活動
品酒社


 
2024 年育嬰留停情形

項目 男性 女性
當年度(2024)符合育嬰假申請資格人數 2 9
2024 年實際申請育嬰留職停薪人數 1 8
申請率:符合申請育嬰停留資格人數及實際申請育嬰停留人數之比例 50% 89%
應於當年度(2024)復職人數 1 7
2024 年實際申請復職人數 1 6
復職率:育嬰留職停薪後復職比例 100% 86%
上一年度(2023)實際育嬰留停復職人數 0 2
上一年度(2023)年育嬰留停後復職滿一年 0 2
留任率:育嬰留職停薪復職後留任比例 0% 100%


 

勞資關係維護

 
勞資關係管理與溝通管道
 

軒郁國際雖無工會組織,但我們於2016年起成立勞資方代表,並固定於每季舉行一次勞資會議,每場會議皆留有詳細會議及出席代表記錄。勞資會議由勞方與資方代表各五人組成,且為符合公司之男女比例:女性代表占八成,顯示勞資代表之組成符合性別比例原則,且不具歧視或差別待遇。 藉由例行性勞資會議的舉辦,軒郁國際提供勞資雙方一個固定且可靠之溝通管道與機會,會議中針對近期頒布之勞動政策、公司制度及員工福利活動等主題進行議題討論與政策宣導,亦處理當期較常受員工反映之議題,以共同追求企業與員工之最佳利益。
員工除了透過勞資會議,亦可透過人資部與總經理實體信箱進行申訴或反應,申訴受理後將依內容轉由專案部門進行申訴問題處理。軒郁國際於2024年未收到任何內部員工之申訴案件。


   

職業健康安全

 
職業安全衛生政策及管理方式
 

軒郁國際為了讓員工在更安全且舒適的作業環境下工作,透過不定期變美化辦公室裝修及會議空間的增設,並且每年例行舉辦至少一次之相關教育宣導課程,邀請外部具合格證照的安全講習教練,協助員工建立正確及專業的環境安全衛生觀念與知識,課程主題包含:安全衛生在職訓練、健康管理訓練、緊急應變訓練、防火防災與急救教育訓練。此外公司每年實施辦公室作業環境消毒及電話話機消毒,提供員工清潔的工作環境。
同時亦設計有關促進員工身心健康之相關活動,如舉辦全體員工的運動減重課程,軒郁國際2024年聘僱外部專業教練與布置運動教室,搭配專業健康檢測儀器、保健食品,鼓勵員工養成定時運動的好習慣,促進身心健康。2024年共辦理32場健康促進活動,總投入金額為733,690元。在數位化浪潮與疫情影響下,全球螢幕使用時間大幅增加,為因應數位工作型態對視力健康帶來的潛在影響,軒郁國際持續關注員工身心健康,致力於打造更友善的職場環境特別攜手專業光學品牌舉辦護眼視力保健體驗活動,邀請專業講師進行護眼知識宣導,提升員工對數位用眼與視覺疲勞議題的認識。現場亦提供濾藍光日拋隱形眼鏡體驗,協助員工從日常著手改善視力負擔,落實健康生活的實踐。鼓勵員工關注自身視力狀況,並提供專屬企業優惠,共同打造明亮舒適的職場視界。2024年全集團皆未有任何職業傷害、災害與職業病案件發生。
為持續維護員工健康,軒郁國際正式於2024年啟動員工健康臨場服務並規劃職場健康四大計畫,設置護理師及醫師提供定期衛教諮詢的服務。同時導入專屬APP的系統化健康管理,員工可記錄與追蹤評估自身的年度健康檢查狀況,也可透過此專屬APP接收健康主題等資訊或活動的宣導。此外我們將推動員工關懷諮詢EAP協助,建立多元服務管道協助員工個別諮詢輔導,加強關懷交流、轉知健康教育講座,傳遞正確觀念及知識等相關措施,以提升團隊的工作士氣效能,打造更加完善的職場心理健康服務。  

 
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記錄
視力保健宣導與隱形眼鏡體驗講座
企業臨場健康服務推動
 
 

此外,為提升同仁的危機意識與身心健康,2024年阿原共辦理5場職業安全衛生相關之教育訓練,課程內容包含自衛消訪訓練與講習、CPR與AED教育訓練、職場不法侵害之預防、壓力調適與自我心理照護,總計133位員工參與訓練。2024年,阿原未發生任何職業傷害與職業病事件。


訓練類別 辦理次數 受訓時數合計 參與人次合計
自衛消防編組訓練及消防課程講習 2 240 60
CPR+AED教育訓練 1 1 9
職場不法侵害之預防 1 45 45
壓力調適、自我心理照護 1 19 19

 
消防訓練與演習
CPR與AED教育訓練
 
職場不法侵害教育訓練
壓力調適與自我心理照護教育訓練

   

人權保障與性別平等

 
人權承諾與政策
 

軒郁國際為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保障全體同仁基本人權,本集團恪遵營運所在地之勞動相關法規並制定有關人權保障及勞動政策及執行相關措施,保障員工合法權利,遵循國際公認之人權標準,杜絕任何侵犯及違反人權的行為。本政策經總經理核准及公開發布,並向所有員工佈達,人權政策請參見軒郁國際官網。  


人權管理推動
 

軒郁國際人權事務由人力資源部規劃執行,並由總經理室、行政管理部監督與核可,未來將進一步強化人權管理架構,使人權承諾深化至各個層級以及公司營運實務。我們亦透過「軒郁集團合作夥伴承諾書」要求合作夥伴需承諾保障勞工權益與人權、健康與安全、環境、道德、管理者承諾等規定,確保商業夥伴也遵循公司對人權的承諾。
「軒郁國際集團人權承諾政策」象徵全集團員工皆能恪守國際各項人權準則,公司更訂定相關措施與申訴管道,以行動來實踐人權保障。軒郁國際於2023年正式建置人權盡職調查流程,並辦理人權、勞動及資訊相關法規之訓練,確保員工了解最新規範並遵守予以落實。2024年,阿原為全體員工舉辦性別平等工作法修法重點培訓課程,並且為總公司員工舉辦職場不法侵害講座。未來我們將持續辦理多元人權議題之訓練,確保全體員工具備相關意識,強化公司整體人權管理作為。

 
阿原
 
課程名稱 受訓對象 受訓總人數 受訓總時數
性別平等工作法修法重點 公司全體 75人 0.5小時
職場不法侵害講座 紅樹林總公司 45人 0.5小時~1小時
 


人權風險評估及管理

 

為全面了解軒郁國際於營運過程中、可能對員工產生的風險,我們參考同業、標竿企業之資訊,經由內部高階主管討論與確認,收斂出六項人權風險議題,並針對各議題建立減緩與補救措施:

 
人權風險議題 風險議題衝擊說明 減緩措施 補救措施
歧視與騷擾 有員工因為個人的特質或背景,而受到公司或者是其他員工較差的對待,可能導致權利和升遷機會的被限制、對職場環境感到不舒服等。歧視與騷擾的行為包含:性別歧視、性騷擾、暴力、猥褻、性侵犯、體罰、精神虐待或生理脅迫、欺凌、公開羞辱、口頭辱罵、不合理對待、權利和升遷機會因身分受限…等。 制定性騷擾防制措施及申訴辦法以及設置騷擾性騷擾申訴管道以落實性騷擾防治,並由人資部門定期規劃相關教育訓練提升同仁意識。 遵循申訴案件處理程序,並對加害者進行必要之處置,同時與申訴者溝通協調後續補償措施。
童工 有未滿15歲之孩童在公司從事工作,或者是其他協助公司事務的相關工作。 聘用新進員工時,落實身分、年齡查核,不雇用未滿15歲之員工。 立即解除工作契約,確保童工有無受到生理與心理的傷害,並啟動後續補償作為。
強迫勞動 員工在沒有經過正式、自由、知情的同意下,被強迫面臨以下敘述兩種以上的處境,包含:超出法定規範的加班時數、限制行動自由、扣發薪資、抵債勞務、扣留身分文件、恐嚇威脅、施暴等。 由人資單位確實監督員工工時是否符合勞基法規範,並在指派工作項目時遵循公司人權政策與雇用政策,確保符合員工工作意願。 立即停止非員工自願的加班,並且根據法規給予加班補償,由人資單位追蹤補償進度。另若查有扣留個人身分文件、薪資事實,將立刻返懷,確保員工應有之權益。
集會結社自由與集體談判權 員工無法或難以參與、組織或經營工會,或難以集體和雇主交涉、談判勞雇合約協議。 目前尚無成立工會,但公司定期舉辦勞資會議以維護員工權益、開放總經理信箱作為申訴管道,並保持各項勞資溝通管道暢通。 公司收到申訴後,將立即受理、並依照內部申訴辦法處理,並與申訴者進行溝通協調。
職業安全與健康 員工在工作任務過程中發生意外受傷、生病的情形,可能的原因包含:未進行或難以落實職業安全衛生之教育訓練、相關安全衛生設備不足或無法發揮應有之功能、員工身心疲憊導致健康與安全風險增加。 每年舉辦至少一次教育訓練,針對工作環境定期清潔與消毒,定期檢查與維護各項辦公室設備,並每兩年提供員工健康檢查,追蹤自身健康狀況。 立即暫緩原工作,並提供必要之醫療資源協助、工作調整安排,公司也將針對發生案件原因進行調查,且提出改善作法。
個人隱私 員工的隱私受到侵犯,例如:超出必要的資料蒐集範圍、個人資料受不合理的使用、資料安全問題導致個資外洩等。 遵循ISO 27001訂定企業資訊安全政策,且建置最高加密等級的VPN及防火牆,確保公司內部資訊安全。 相關負責單位依已制定之「 資訊安全事故管理程序」採取應變措施,並針對衝擊與損害部分進行調查與補償。



申訴管道

 

軒郁國際已建置申訴管道與性騷擾申訴管道,利害關係人可藉由各管道提出申訴,詳細內容請參考1.3.2誠信經營與法規遵循。2024年軒郁國際無收到任何申訴案件。

 
性騷擾申訴管道:
  • 專線電話: 02-7730-8909 分機211
  • 專用電子信箱:hr@shinybrands.com
  • 親洽人力資源部或行政管理部副總


 

性別平等權益政策與落實

 

軒軒郁國際重視性別平等議題,不因員工性別而在其工作或薪酬等面向而有所差異或歧視。我們制定「性騷擾防治措施及申訴辦法」,並將人權政策列為公司治理評鑑中之重要項目,此外,為落實實質性別平等及員工性別權益,軒郁國際在公司內設有順暢之性別平等權益及相關議題之溝通管道,若員工有疑問或欲提出建議亦可向主管提出,並建置性別友善廁所。軒郁國際於2024年未收到任何歧視案件或申訴。

 
2024 年男性及女性平均薪酬比
 
類別 基本薪資 薪酬(含獎金總額)
高階主管 男性 1.37 0.75
女性 1 1
中階主管 男性 1.06 1.07
女性 1 1
非管理職員工 男性 1.23 1.23
女性 1 1
 
  • 註 1:女性為 1 作為比例
  • 註 2:獎金含業績獎金、年終獎金
  • 註 3:不含約聘時薪工讀生



 

職場多元化

 

除了承諾保障所有員工的人權,軒郁國際亦重視職場多元、平等與包容(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 DEI),期許打造友善的職場環境以及平等的就業機會。集團共計聘雇四位身心障礙員工,提供其他職員紓壓放鬆的按摩服務,基本保障除了基本勞健保、特別休假外,也享有公司三節禮品等福利措施。為打造舒適且安全的專屬按摩服務空間,我們另外準備精油芳香設備、專屬按摩椅、按摩美容專用巾、消毒物品等,使視障職員在友善無障礙環境下執行工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