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
軒郁國際與新普利之產品的生產與製造,皆委託給專案廠商進行,因此內部能源消耗量皆來自辦公室用電,其中又以夏季時冷氣空調設備的使用為用電高峰,其用電來源皆為向台電外購電力。當前集團僅有旗下阿原石門廠(北海明珠)為自有廠辦合一區域,其用電主要皆以產品製造之用電(如:手工肥皂等)與辦公室用電,用電來源同樣皆為台電外購電力。
2024年軒郁國際辦公室區域用電量及總能源消耗量,相較於2023年小幅提升,主因為軒郁國際業務量持續提升,2024年新承租六樓新辦公室,以及人員持續擴編(144人至157人)所致;軒郁國際2024年人均用電量相較2023年微幅上升。2024年外購電力總用電度數達614,600.98(吉焦耳),較去年提升65,930.55(吉焦耳);人均用電量為3,914.66(吉焦耳),僅較去年微增104.45(吉焦耳)。軒郁國際在2024年持續擴增營運事業及伙伴的同時,仍將能源使用量壓低至近乎持平水準。
此外,我們也在2024年首度將旗下另一重要子公司阿原工作室於2024年納入揭露範圍,並將整體軒郁集團的用電量再次進行計算後得知,2024年集團的全年用電量約為2,468,984.01(吉焦耳);人均用電量為9,077.15(吉焦耳)。同時因集團納入阿原用電範疇,其中包括北海明珠生產基地,使得總體用電量大幅提升。2025年軒郁國際集團也將會繼續秉持、探究更多可持節電措施,例如實施夏季用電限制管理,持續朝向定年人均用電量減少1-2%為目標前行。
能源數據統計
- 註 1:自 2022 年度起正式開始啟用保健實驗室
- 註 2:自 2023 年度 4 月起正式開始啟用 3 樓辦公室
- 註 3:自 2024 年度 3 月起正式開始啟用 309 號 6 樓辦公室
- 註 4:自 2024 年度起報告書範圍新增阿原工作室,擴大能源數據統計範圍,據點包含:淡水辦公室、石門廠區、金山辦公室、阿原農場
人均能源耗用量
單位:吉焦耳/人
事業體 |
2021 年 |
2022 年 |
2023 年 |
2024 年 |
總計 |
3,931.86 |
4,295.81 |
3,810.21 |
9,077.15 |
- 註 1:總能源消耗量 (kcal)= 總用電量 x 電力熱值 (860kcal/kWh),並換算成吉焦耳(1kcal=0.004184吉焦耳 )
- 註 2:計算數值結果皆採四捨五入至小數點第二位
2024年永續建築 – 阿原石門廠「北海明珠」
水資源管理
軒郁國際主要用水為民生及空調用水,使用之水源皆取自台北當地自來水廠,並無直接取用地下水及河川。因軒郁國際業務量持續提升,新辦公室承租之啟用及人員擴編(144人至157人),於2022年新外租一辦公室、2023年新承租三樓辦公室、2024年持續擴增承租六樓辦公室,致使集團整體總用水量與人均用水量,皆有小幅與微幅增加的趨勢。2024年全年用水量達1.590(百萬公升),較去年增加0.156(百萬公升);人均用水量0.0101(百萬公升),反較去年微增0.0001(百萬公升)。
此外,我們也首度將旗下另一重要子公司阿原工作室於2024年納入揭露範圍,並將整體軒郁集團的用水量再次進行計算後得知,2024年集團的全年用水量約為2.279(百萬公升);人均用水量約0.0084(百萬公升),合併後更較2023年降低0.0016(百萬公升),約莫降低19%。未來軒郁國際集團也將繼續秉持不浪費水資源,透過新人訓練、員工講座時間宣導節約用水觀念,持續朝向定年減少人均用水量1-2%為目標前行。
阿原工作室的營運據點包含新北淡水紅樹林、金山工作室、石門廠與阿原農場,有不同的主要水源與用途。紅樹林使用水源為自來水廠,主要為辦公室用水;金山工作室使用水源為地下水,主要為生活用水;石門廠使用水源包含地下水和山泉水,地下水主要用途為生活用水,山泉水為製程用水;阿原農場使用水源為山泉水,取自當地清水溪,主要為灌溉用水。
辦公室用水量統計
單位:度
- 註:阿原用水量統計僅包含淡水辦公室,因石門、金山主要用水為地下水,未列入本表統計。
人均用水量
單位:百萬公升
事業體 |
2021 年 |
2022 年 |
2023 年 |
2024 年 |
總計 |
0.0082 |
0.0107 |
0.01 |
0.0084 |
阿原石門廠「北海明珠」採用100%水循環再生系統
阿原石門廠「北海明珠」於2024年正式啟用,石門廠建置100%水循環再生系統,包含三大步驟程序:污水前處理、淨化處理、污泥處理,使當地水資源循環再利用,並降低對於環境的負面影響。
無紙化的綠色營運
軒郁國際在綠色營運方面,除了將「節水」、「節電」、「廢棄物減量」及「減少碳排量」列為發展主軸外,2020年起推動愛護地球的系列活動,並積極推行「無紙化政策」。透過BPM系統進行線上簽核作業,持續減少行政文件用紙量,並且不定期向員工宣導節省用紙,鼓勵員工從辦公室的實務中實踐珍惜資源和環保精神。在2024年軒郁國際仍在業務持續成長的趨勢下,成功實現減少紙張使用的目標,年度用紙量較2023年下降1%,展現了公司在擴展業務的同時,仍積極推動綠色辦公、提升數位化效率的決心。
未來軒郁國際也將持續優化內部流程,進一步推廣線上簽核作業與電子化文件管理,以及透過企業內部教育與政策引導,鼓勵員工養成數位化工作習慣,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全面落實無紙化辦公,為企業永續經營奠定堅實的基礎,並確保營運效率與環保目標並行。
- 註1: 上述統計數據及描述,僅包含軒郁國際與新普利。
廢棄物管理
軒郁國際主要廢棄物為同仁日常辦公室工作所產生的一般廢棄物,由於本公司廢棄物管理為整棟商業大樓共同整併清運,個體廢棄物計算上較為不易,因此未計算2024年軒郁國際與新普利的廢棄物排放量,然而軒郁仍引用最近一年度(2022年)的集團廢棄物統計量,估算廢棄物產生之廢棄物碳排放量。2022年廢棄物量測共計1474.86公斤,對比2024年度總碳排放量僅占0.015%(軒郁和新普利),因此並未列為本公司重大性議題,處理方式也按照各地政府規定處裡。軒郁致力落實廢棄物減量,前端由同事層層落實資源回收分類,攜手大樓物業管理公司人員細部分類與統整,最後交由專業之垃圾清運商進行統一處置。同時,軒郁國際也透過各部門陸續設立短、中、長期永續目標,讓新品在研發時便納入再生、永續包材之核心理念,使得品牌與各項產品機能相互結合,期盼從根本出發達到源頭減量的願景。
阿原工作室產生的廢棄物為一般事業廢棄物,包含日常辦公室所產生的廢棄物(例如塑膠或玻璃容器、紙類等)經由回收處理,部分則透過焚化處理。此外包含有機性污泥D-0901,不含有害成分,則委由專業廠商進行熱處理。
環保管理作為
軒郁國際針對辦公室的能源、資源之使用進行盤點,亦與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及房東討論,擬定環保節能、節水、減廢計畫與目標,持續落實環保管理作為。軒郁國際辦公室之照明燈具,已全面汰換為LED節能燈具,並且在世界地球日當月倡導永續環保觀念,全體員工透過身體力行實施無肉日、以爬樓梯代替搭乘電梯等相關活動,用實際行動減少碳足跡,響應永續環保活動。
同時軒郁國際於自身總部辦公室營運及規模擴增時,持續依循ISO14001相關標準之規範,同時也要求上下游相關供應鏈夥伴,陸續導入ISO14001、ISO14064-1等環境管理及溫室氣體排放揭露,並鼓勵採行第三方查驗證,逐步設立自己的短、中、長期之環境營運管理績效與指標。
未來軒郁國際也計劃將現有自身的各項資產與設備,從自身出發,也透過引導、攜手所有上下游供應鏈夥伴,逐步汰換為節能、省水規格、減少用水、用電、用紙等,持續落實辦公區域全方位環保的管理作為。
軒郁國際於2024年4月辦理1場次「環境海洋保育暨綠色地球宣導講座教育訓練」,除了持續培養員工環保意識,更將海洋教育與國際地球日相結合。透過實際參與講座與響應集團自辦地球日活動,深化環保與環境海洋生態、生物多樣性的連結。本次活動主要以實體進行訓練,結合集團全體成員皆自願參與地球日活動,共計實體參與教育28名、響應活動135名,共計163人次參與。
而阿原則是在各據點採取節約用水措施,包含舉辦節約用水宣導活動,提升員工與訪客的節水意識,以及在石門廠調整用水設備,包含選用一段式馬桶、選用具省水標章的小便斗、廁所龍頭、茶水間龍頭、蓮蓬頭調整水流量節流,以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2024 年環保管理作為
目標面向 |
方案作為 |
節電 |
-
軒郁國際與新普利
逐步汰換舊有設備,優先採用具備高效能或節能標章的產品,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與減少碳足跡
-
阿原
已採用具備高效能或節能標章的產品,逐步汰換舊設備
|
減廢 |
-
軒郁國際與新普利
持續透過活動與宣導方式鼓勵員工自備環保餐具,並強化資源分類回收的意識與執行,降低一次性廢棄物產生
-
阿原
全面停用一次性餐具及紙杯、落實垃圾分類
|
減紙 |
- 持續推動BPM(業務流程管理)數位化,減少紙張使用並提高作業效率與環保效益
|
節能減碳 |
-
軒郁國際與新普利
積極推廣步行與爬梯代替搭乘電梯的行動,同時鼓勵員工參與集團增肌減脂相關活動,打造更健康的職場文化
-
阿原
實施午休關燈,個人電腦5/15分鐘未使用關閉螢幕/進入省電模式
|
節水 |
-
集團
逐步汰換廁所與廚房設備,導入具備省水標章的水龍頭與省水閥,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
|
溫室氣體盤查與管理
軒郁國際為了落實營運過程中對永續的承諾,於企業永續委員會中建置溫室氣體盤查小組架構,並於2024年起正式導入溫室氣體盤查(ISO 14064-1:2018),先以2023年度的軒郁辦公室、香氛實驗室、新普利辦公室、新普利保健實驗室為組織邊界,統計其營運邊界的直接與間接排放,同時預計於2025年盤查2024年度溫盤作業時,擴大納入旗下重要子公司阿原工作室,以淡水辦公室、石門廠區(北海明珠)、金山辦公室、阿原農場作為擴增組織邊界,並計劃於同年底針對溫室氣體盤查數據進行第三方查驗證。
範疇 |
類別 |
說明 |
2024年排放量
(公噸CO2e) |
類別1
(範疇1) |
直接排放 |
來自於本公司所擁有或控制之排放源所造成之溫室氣體排放 |
19.617 |
類別2
(範疇2) |
能源間接排放 |
來自於輸入電力、熱或蒸氣而造成間接之溫室氣體排放 |
325.239 |
類別3~6
(範疇3) |
其他間接排放 |
由本公司活動產生之排放,非屬能源間接排放,而係來自於其他公司所擁有或控制之排放源所造成之溫室氣體排放 |
965.624 |
總量 |
1,310.380 |
排放密集度(公噸CO2e/百萬元) |
0.0895 |
註1:排放密集度量化說明:(範疇一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二溫室氣體排放量)/112年合併財報邊界之營業收入
直接排放
排放源 |
排放設備 |
直接排放量(公噸CO2e) |
直接排放量佔比(%) |
固定源 |
來自於本公司所擁有或控制之排放源所造成之溫室氣體排放 |
0.417 |
2.13% |
移動源 |
公務車、搬運車(柴油) |
16.051 |
81.82% |
逸散源 |
冷媒逸散、製冷設備 |
3.149 |
16.05% |
能源間接排放
排放源 |
排放量(公噸CO2e) |
間接排放量佔比(%) |
外購電力 |
325.239 |
100% |
其他間接排放
排放源 |
排放量(公噸CO2e) |
間接排放量佔比(%) |
資本財 |
894.52 |
92.65% |
燃料及能源相關活動 |
70.982 |
7.35% |
阿原農場與生物多樣性
阿原農場自2007 開墾以來堅持採用自然農法、 KKF有機農法、人工有機堆肥等,以不打擾原始環境為初衷,種植阿原系列產品所需的青草植物。透過人工照顧與人工堆肥,不使用任何農藥,秉持天生天養種植法,維持土地的純淨與生態健康,並且利用地勢高低水位落差,自製無電灌溉系統,更挖掘了生態池,相信「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利用生態池提供完整的生態食物鏈,不破壞地型、地貌,保護生物棲息地,進一步維護了周圍的生態多樣性,促進動植物的共生,農場內棲息著大冠鷲、 羌、台灣水鹿、台灣獼猴、台灣山豬和小松鼠等多樣的野生動植物。阿原的堅持獲「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檢測認證為「綠色保育」指標農場,成為陽明山國家公國管理處與慈心基金會辦理的「陽明山國家公園友善農業輔導」計劃之友善農場。